成都传媒集团 >新闻动态

独家 | 专访张洪忠教授——畅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转型》

发布时间:2016-07-16


       7月15日,成都传媒集团诚邀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洪忠,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转型”作专题培训讲座。

       在讲座报名阶段,小编即感受到了集团同仁对此次讲座的热切期待,在今天的讲座上,张教授就结合集团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从当前传统媒体的困境、媒体转型的决策、新媒体技术发展、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VR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全面细致的剖析讲解。

       讲座开始前,小编特别对张洪忠教授进行了专访,下面就来听听张教授对媒体转型的理解与看法。


       Q:曾经提到过媒体融合并非适用于所有媒体,在您看来有哪些媒体形态是适合于投身在这场媒体融合大潮中的呢?
       A:我写过一篇文章《媒体融合不是保护落后的传媒生产力》中提到过,媒体融合不是一个简单的渠道变化,比如把发行的报纸挂在网上等;而是组织机构、组织形态、观念、内容生产方式、经营、营销等等整体地转变、融合,这才是媒体融合。如果仍然使用传统媒体的观念、组织机构方式、内容生产、营销经营方式,仅仅把内容多放到一个甚至几个新媒体渠道中,这种做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融合,这种融合也是没办法成功的。
    Q:老师您是一位社交网络的活跃用户,也常常尝试最新的传播渠道,我们看到您曾经在培训讲座中使用最为流行的“网络直播”。对于这一波又一波的新传播渠道的出现,您认为媒体(传媒媒体)是否应该要快速的跟随拓展自己的传播渠道呢?
    A:毫无疑问,“直播”是一种比较好的、新的传播方式,从报纸到电视,到互联网,到社交媒体,再到视频直播,可以观察到,消息发布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同步。从速度发展的链条来说,“直播”就是这样一种新速度的产品。
    不过,虽说速度是越来越快了,但并不能说“直播”就没有问题隐患。目前“直播”现在面临几大挑战:
    1、人的时间成本是有限的,用户没有足够的筛选能力。看哪个不看哪个,内容是需要筛选的。
    2、我们都知道,“直播”时,其实用户是用耳朵在接收新闻,“直播”的速度是跟着语言的速度而发展的。 然而,眼睛看的速度远远高于耳朵听的速度,信息容量大大增加,又成为了一大考验。如何保证内容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挑战。
    Q:近期您主持过一场学界与业界的VR沙龙谈论会,目前VR技术、硬件的发展远远快于其内容的创作,在您看来,媒体行业甚至于说新闻传播业,该如何在VR内容创作领域有可为之处呢?
    A:第一点,VR技术现在还处在创新的初级阶段,从实验室到应用之间。媒体怎样大规模使用VR,我们当前还不敢妄断。
    第二点,技术驱动而内容落后,是VR面临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点,VR肯定是一个趋势,但我们传统媒体在什么时间切入,在哪个恰当的时间点进入,是非常考究的。
按照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一个新技术的运用有这么几个阶段——创新者阶段,2.5%的使用者;早期使用者阶段,13.5%的使用者;早期大众使用阶段,34%的使用者;后期大众使用者阶段,34%的使用者;最后的16%,是落后的使用者阶段。
    那么我们当前,VR是处在2.5%的第一个阶段,创新者阶段。在这个阶段时,产生市场效益还太早。但如果等到34%的第四阶段(后期大众使用者阶段)切入时,又有点晚了。最好的介入机会是在13.5%第二个阶段时,即创新者阶段到早期使用者阶段。所以怎样把握这个时机,对媒体来说就是一大考验。产业布局时机,怎样布局,提前布局成本太高,落后又失去机会,因此传统媒体应用VR的时机点的把握,这对决策层来说,是一大考验。
    Q:对于地方传统媒体集团而言,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您有哪些看法呢?   
    A:我们都在说大数据,其实,对传统媒体而言,大数据基本上是一个伪概念。我们都不知道大数据是干嘛的,都在说大数据,只见打雷而不见下雨。那么怎样正确地理解大数据呢?
    首先,大数据不能够直接产生效益,这一点必须要明确。如果我们以为大数据能产生效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大数据就像我们的水泥厂、机砖厂、钢材厂,它是生产原材料的。要把原材料变成产品,我们还需要算法。就像要借助设计师,来把砖、水泥、钢材建成楼房。并不是说我们生产原材料,就可以自动的变成摩天大楼,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缺的不是大数据,而是缺乏对大数据有处理能力、有设计能力的算法架构师,算法才是核心。

成都传媒集团

Chengdu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