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传媒集团 >新闻动态

第二十三个记者节丨今天,把头条留给你

发布时间:2022-11-08


脚力眼力

见证时代变迁


脑力笔力

传递人民心声


记者,是一个在路上的职业。他们昼夜兼程,奔赴每一个现场;他们用心记录,讲好每一个故事;他们见证着时代变迁波澜壮阔,也关注着平凡世间的人情温暖……


11月8日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今天,成都传媒集团微信公众号推出「今天,把头条留给你」特别栏目,让我们一起:


倾听集团各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心声

分享集团兄弟单位员工同事的祝福

感受“传媒人”的责任与担当



成都日报社

丨成都传媒集团首席评论员、

成都日报评论员 马玉宝丨




2022年最难忘的采访经历,一定是10月,作为成都市级媒体唯一特派记者赴京报道党的二十大。


在人民大会堂近距离聆听二十大报告,从壮阔蓝图中观察未来中国;在二十大新闻中心展开各项采访活动,紧跟中国跳动脉搏;以党报记者担当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四川故事、成都故事;以融媒体方式报道大会议程,践行新闻“四力”,用心用情记录时代……


新闻人永远在路上,不仅意味着在每一个当下抵达,更代表这个行业健行不倦的更新与迭代,这是始终充满新意与激情的征程。一次次出发,是对终身学习的秉持,是对新闻热情的坚守。


成都商报社

丨红星新闻记者 王辰元丨



今年,是我成为记者的第一年。我发自内心地体悟记者可能是当今最好的职业之一,职业生涯带给我的比我付出的多。一份不消磨个人意志的脑力工作,一份谈论价值观的工作,一份关注人的成长、有无数优秀同行前辈的工作,太美好了。


在第一个记者节到来之前,我成为出镜记者开启《两会一百秒》《元元水视界》等系列节目,在江河奔腾时聆听最质朴的故事和大地的心跳。


感谢这份放任我到广阔天地中自由成长,打磨智识的工作。这不是新闻业造梦的时代,当很多人处于互联网热潮迷思时,我感叹成为记者是我在时代浪潮里的幸运。


成都每经传媒有限公司

丨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记者 丁舟洋丨




做记者,十年才刚刚找到感觉,想学想做的还有很多。


一个人的爱好、能力和职业,能结合在一起,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被我碰上了是运气好,我很珍惜。因为记者的职业训练,让我在表达之前,先有关于重要性的感受,在特定事件发生时,能觉察出“最需要披露给公众的是什么”。


读人间事、观世间情,时而感到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时而感到清泉流过心间的宁静……聆听与记录这些事、这些人,我收获的远比付出多。


一步一步继续走下去,重视专业的力量,珍视记录的力量,记者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之一,甚至不止是职业,是志业。


《先锋》杂志社

丨记者 陈婷婷丨



从人力转岗到采编,是一次勇气而为,作为一个资质尚浅的新闻新人,这一年的采编经历,份量十足。


这一年,我努力战胜胆怯,学会与被采访者沟通,用眼去观察,用文字去记录,用头脑去思考。日拱一卒,每一次采访做足准备,每一次写稿确保逻辑严密,每一次策划力求准确出彩,一年的积累锻炼下来,我收获了更多的勇气和自信,更多的批判思维和深度思考,更加的务实和严谨。这一年印象最深的是,结合成都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成效,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主动策划相关选题,采访提纲撰写、专家约请等全程参与,9月,稿件被《求是》杂志“党刊精选”栏目刊发,这是自《求是》杂志2019年改版设置“党刊精选”栏目以来首次刊发副省级城市党刊文章。


记者编辑职业让我获得充实与成长,真正有趣的历史并不是发生在过去,而是发生在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


成都全搜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丨红星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丨



从事新闻工作已经有六年。六年里,得到过省市新闻奖的肯定,也经历过低谷和困惑,但从始至终,对新闻的热爱是没有变过的。


2022年,在疫情突袭的情况下,城市和市民的安全,经历着考验。在一线,我看到了几天没有回家的外卖小哥,也跟着社区书记去“喊楼”,和民警一起在高风险区外围值守……让我最感动的是每一位市民,他们热爱这座城市,守护城市,积极配合,互相鼓励,能够在现场记录下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我倍感珍惜。


何为记者?记录者也。在今后的路上,我将继续保持对文字和职业敬畏,去到更多的新闻现场,做好一个“记录者”。


成都国际传媒有限公司

丨GoChengdu记者 赵晨雯丨



今年10月,成都世乒赛团体赛顺利闭幕,我作为此次赛事闭环记者参与报道。我们记录了精彩的赛事,也在国际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收获了跨越语言与文化的友谊。国际乒联官方摄影师Tom抓拍了我“左轮枪手”般的工作照,并点赞我的“赛场穿搭”。我们在国际新闻现场收获了新的朋友。我作为本地记者向他介绍餐厅里的成都美食、解释场馆里的成都元素,帮助他更好地抓拍“成都瞬间”。这一刻,我们既是认真的记者,也是热情的东道主。


成都时代出版社有限公司

丨《天府文化》杂志记者 王越丨



一提到记者,就会想到镜头、文字、声音他们观察、记录时代的变迁和历史足迹,反映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用键盘敲打出精彩纷呈的新闻乐章。


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逐渐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仅仅观察、记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加深入地走进基层,真正地体验和理解,才能让新闻更具生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至今我印象最深刻的采访,就是到金堂的乡村里去采访留守儿童,当时花了一整天走访了近十家留守儿童家庭,亲身感受当地脱贫攻坚的成果的同时,也了解了当地如何进行产业就业帮扶,让当地人留在本地就业,从根子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丨红星教育视频主播 肖苓丨



2022年6月,一年一度的升学季,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一天内我要访谈8位成都中小学名校长,代表家长和学生向校长们提问。作为刚刚从业一年的教育新闻记者,这项工作无疑是充满挑战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要查阅大量的新闻资料、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虽然每天加班、学习到凌晨,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感觉疲惫,反而每天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喜悦。我认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应当拥有丰富的学识,更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未来,我将继续保持热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践行好新闻人的“四力”,争做更加优秀的传媒人!


“记者”

一场不辞不惧的逆行

一个永不过时的理想


传播党的声音、记录时代风云、

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

这是记者的责任

更是新闻人的荣光

从纸笔油墨到数网平台

变的是技术

不变的是初心


在第23个记者节来临之时

集团内非采编单位和岗位的兄弟姐妹们

也要送上一些敬意和祝福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成都公交传媒有限公司

丨新媒体策划专员 陈虹孝丨




媒体是一种公共信托,记者则是社会大众的信托人。记者的意义并不只是客观地记录,而是看见,记者们奔赴一个个第一现场,拍摄震撼人心的摄影,发表动人心弦的报道,呈现履行社会良知的评论,这个群体有智慧看见,善表达看见,给予了我们看见时代真实的力量。


成都新闻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丨办公室机要主管 张珂萌丨




用专业、良善、共情洞察社会,记录真实的世界,正因坚守永不放弃的初心和追求,才能做出每一篇真正有温度的记录。祝集团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感谢你们为我们记录历史,见证时代,用创新表达彰显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我们为你们骄傲!


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丨文书主管 董亚薇丨



我叫董亚薇,是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在我的眼中记者是一份充满正义感、使命感和挑战的工作,肩负着社会责任和展示事实真相的重任。他们时刻跟着社会热点走,疫情当前,他们勇敢逆行,记录全民抗疫;狂风暴雨,他们把使命写在防汛救灾第一线,日夜奔波、无畏逆行,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是他们奔赴的“远方”,他们为讲好成都故事,谱写中国时代新篇章贡献力量。11月8日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让我们致敬新闻工作者!


成都智媒城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丨党群主管 李欣乐丨



我眼中的记者:他们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在专业领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永远代表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在任何个人利益面前都把公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成都新闻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丨项目中心总监 谢宏丨



在读大学时,因为很喜欢卫视节目主持人,在大四下学期,一个法律专业学生竟然跑去报社实习。吴小莉的自传体作品集《足音》中有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当大事发生时我存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我相信,很多新闻工作者都是这样,秉持着见证事实,眼见为凭的工作信念,专业客观地记录着新闻事件。而我眼中的优秀记者,应该要有一颗积极又沉静的心,首先要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时,又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必要时要有客观的人情味。一个好的记者,是笔下有真相,心中有光亮。


成都新东方展览有限公司

丨文案及项目承接主办 李斌丨



从老百姓的生活琐事,到社会的日新月异;从民生经济的持续发展,到“嫦娥奔月”变成现实……在筑梦中国的道路上,你们肩扛使命和责任,你们是历史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新时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传播者。曾经,我们怀揣新闻理想一起战斗。未来,为你们在新征程砥砺前行而喝彩!


声画图文俱是责任

一字一句饱含热忱

第二十三个记者节

成都传媒集团的记者们

依然奔赴在路上


履行职责使命书写时代篇章

向所有新闻工作者致敬

祝福大家节日快乐!


- End -


集团办公室、集团各单位

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

Chengdu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