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传媒集团 >新闻动态

学习口袋书 | 2019年第5期 习近平谈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19-05-17

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秉持文明平等尊重,增强文明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本期“学习口袋书”收集整理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系列论述摘编,以供各位学习掌握。


1、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应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要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


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国愿同各国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各种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实,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条件。


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要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中国愿同各国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增进亚洲人民友谊贡献更大力量。


2、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4、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重要讲话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5、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6、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的重要讲话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来源:成都传媒集团党群部

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

Chengdu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