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传媒集团 >新闻动态

打开新视界,做有态度的新闻人

发布时间:2020-12-15


2016年,视频直播元年,20岁的张倩第一份实习就进入了新闻直播行业,在网红遍地的当下,她只想做真正的新闻。


2020年,她被调入成都商报社视频与视觉中心,终于等到突破自己的机会。


一年来,她接连参与了“新冠口述史”系列重大策划报道,以视频新闻方式报道了洞庭湖大堤女子巡逻队、兰州布病调查、张玉环案件等多起重大事件和标志性新闻。


只一年,这个96年出生的年轻记者就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初见张倩,圆脸大眼睛,声音略沙哑,走路快,语速快,对话时朝向对方微微探着身子,眼神坚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自言自语似地问自己很多问题,还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在团队眼中,张倩有职责使命、有专业技能、情商高、现场判断准,是一个标准的视频新闻记者。



现在,我们将带你认识成都商报社视频与视觉中心记者——连跑三四个采访不休息的95后“狼性”少女、红星路穿搭女王、功夫茶爱好者、野营新秀、养生保温杯持有者——张倩。



成都商报社视频与视觉中心主编郭峰说,深度报道是未来新闻媒体活下去的方式之一。而视频是做深度报道的一个新的优势手段,要求更高的门槛、更强的专业性。它能尝试更多的题材——这是深度报道的核心,它能用镜头抵达文字到不了的地方。


张倩跟我们分享了几个报道案例,试图用过程与细节将“深度”具象化。


不厌其烦,捕捉细节。“视频信息必须通过采访对象的表达来呈现。在报道‘张玉环案件’时,我们去采访对象家里呆了四天,捕捉他的生活细节。当时是夏天,特别热,我坐在院子里,一边等采访时机一边扇扇子。等别的媒体采访完后,我再上去接着采访。摄影师扛着机器随时捕捉张玉环和家人的互动。我们两个人,拍了四天,最终做了七分钟的视频。”


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在报道湛江学子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们去了五天。在当事人家里从早上守到晚上十点都没有见到他的父母,后来我们打听到他们去了虾塘。村子附近大概有五百个虾塘,我们挨个寻找。离他们最近的一次,是他的母亲在一百米开外,看到我们便骑着摩托车“飞奔而逃”。我们花了五天时间,却没得到想要的结果。于是我们寻找第二新闻落点,以村民讳莫如深的态度和当地的日常状态等信息,侧面展示主人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


▲ 张倩视频采访工作照


工作不忙的时候她脑子也停不下来,她是一个有很多问号的年轻人:这段视频内容做得足够好了吗?我跟别人打交道的能力行不行?我的人脉资源是不是还不够?是不是还要多找几个拍客?


为了更好地工作,她阅读了许多法律相关的书籍,也利用碎片时间看法律科普视频。尽管曾经犹豫过自己的职业道路,但是现在,她一门心思想成为这个报道领域内的顶尖记者。





张倩报道比较多的是社会热点事件,因为采访对象的复杂性,为了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她必须直面当事人和其家属的现状,乃至困境、痛苦。


在报道张玉环案件时,她和同事去到张玉环家中,用镜头记录张玉环出狱回家后的种种:佝偻着背的老母亲逢人发起糖;前妻张小女激动晕厥;大儿子抓着父亲的衣领大声质问并推了他一把;张玉环心酸地说了句“崽啊”……


视频报道以“爱与隔阂”为主题,呈现了一个家庭被打碎了的27年。


▲ 红星新闻报道《对话无罪者张玉环:接受法院的赔礼道歉,想做回一个农民》


每次这样的报道结束后,她必须让自己快速抽离出来,按下“关机键”,但有时候情绪还是来得很突然。


她说,“在连线采访‘布病事件’之后,有一天走在成都大街上,遇到一辆水泥车坏了,当时灰尘弥漫,我的嗓子特别难受,呼吸急促,就在那一刻,我又深刻感受到布病病人的恐惧。”


当被问到如何面对那些真实展现了人性每一面的事件时,她回答道:“我都能理解,理解每一位受访者的现实处境。”


近期,一位湖南女生的照片被谣传为成都确诊患者,当事人不堪其扰。张倩第一时间联系到这名湖南女生,站在女生的角度,关心她的处境,了解她的诉求,获取她的信任,协助她报警求助。


红星新闻是第一家采访到湖南女生的媒体,她也是第一个亲身关心她遭遇的记者。


年轻又热血的记者,有着宝贵的共情能力,并自我珍重着,让新闻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温度。




张倩报道过很多法治案件,她说自己对这部分工作又爱又恨。“当初规划职业路径的时候有想过(跑法治口),但真的接触后发现和先前想象得不一样”。


“我觉得我算是个有天分的记者吧”,她说,“我中学的时候就想做新闻,我还记得小时候看央视播的一个扶贫新闻报道。新疆一个贫困村的孩子们上学要走半个月的路,当时看得我泪流满面,从此就树立了一个理想:我要当记者!”



郭峰认为,视频类新闻今后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而视频报道将是年轻记者的天下,90后、95后记者要进入主战场。


对这些年轻记者,视频与视觉中心的态度是,允许试错,可以接受没结果。“出去跟同行比一比,找找差距”。做深度报道不是资深记者的专利。


张倩是其中的佼佼者。“成都商报的狼性文化在她身上有体现”,郭峰说。


做一名优秀的记者,要有“一定要发声”的觉悟,这是红星新闻和其记者一直坚持的。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仍然要靠新闻来推动。在传播的末端,便体现为新闻的价值。“这是我们存在的必要”。



视频新闻恰逢传播方式革新的时代风口,它富有创新性的操作方式,让张倩这样有能力的记者脱颖而出。


更重要的是,她能在成长过程中保持清醒,在清醒时直面不安,在不安里坚持思考,在思考后选择继续朝着理想前进。


红星新闻的影响力已跻身全国前三,视频新闻作为红星新闻的先遣部队,在对其他部门进行赋能的同时,也在尝试转型。


基于已经受到市场认可的独家深度高品质内容,下一步,红星新闻要做有记者态度的视频新闻内容,将根据深度视频记者自身特性、观点、态度等因素打造专属记者IP、节目IP。


超  星  说

做深度视频报道,就像剥洋葱,

一层一层,直逼真相。

在现场发声,

去展现文字描述不了的元素。

比起那股想要改变世界的劲,

张倩更追求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一字一句,一次共鸣,触达人性,

体会深度,看到态度,感受温度。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打开新视界,做有态度的新闻人

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

Chengdu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