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传媒集团 >新闻动态

温暖金星的微光——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时代出版社驻村干部战“疫”故事

发布时间:2022-09-13

“奋斗幸福、达观友善”是成都的人文特质之一,这样的特质体现在防疫抗疫环境下的成都人身上,就是互帮互助的邻居,是自告奋勇的志愿者,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每一个挺身而出的身影,如同点点微光,温暖着我们这座城市。


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时代出版社派驻简阳市杨家镇金星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驻村干部向彪同志,正是这微光中的一员。


逆行,主动投身志愿服务


提到向彪,金星村党支部书记严光明是赞不绝口:“向彪平时在驻村工作中积极性就很高,肯干,舍得出力。有防疫志愿活动,他是全村第一个报名的,这次疫情,他又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承担最劳累的接送和样本转运工作。”7月底,简阳市委组织部发出征集入境人员接机后勤志愿者的号召。



本着到基层就是去干实事的信念,今年36岁的向彪率先报了名。因为是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接受了防护培训后,向彪便正式“上岗”了。



第一次任务是接一架尼泊尔来蓉航班,向彪需要认真核对每一位乘客信息。“我和每一位乘客都要接触,直到后来参加完这次接机任务后在隔离时和朋友聊起,才有点儿后怕。”向彪说,那时他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健康成都”看境外输入病例有没有新增。“我们那一次接机的乘客中,有四名确诊,好在有专业的防护培训,我们参与的志愿者都很安全。”因为有了第一次接机的经验,向彪在结束隔离后很快又报名参加了省外高风险地区返蓉人员的接机保障工作。


转运,走好送检的最后一步


本轮本土疫情爆发之后,向彪再次在驻村当上了转运样本的志愿者,还是出人出车出油的那种。向彪本次承担的志愿工作,是关乎核酸检测很重要的一环。为保证核酸结果的准确性,在采样结束后,需要装在专用转运箱中,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转运箱的妥善交接和管理。而向彪,日复一日的做着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转运样本司机。他说:“和其他人比起来,我对防护更有经验,这本来就是我该去做的事情。”于是,向彪主动承担了这个看似不起眼却责任重大的工作。金星村每天有700多人参与核酸检测,虽然只有70多管样本,但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在采样后一个小时将样本送检,所以几乎每天要跑上三四趟。为了解转运环节的复杂性,我们复原了向彪在今年中秋节这天的工作日程。



金星村距离新市镇卫生院约12公里,25分钟车程。如果村民聚集得比较快,向彪和转运医护人员只需要跑上三趟,但如果村民有事耽误了,有时还会跑上第四趟。在转运的过程中,因为有样本泄露的风险,所以需要穿着全套防护装备,行车过程中需要紧闭门窗。完成转运后,还要进行车辆和人员的消杀。



6:00 起床

6:40 到达12公里外的新市镇卫生院接转运医生

7: 20 回到村上,做准备工作,清点防护装备,穿上防护服开始维持秩序。

8: 00 开始采样

8: 30 转运第一批核酸样本

9: 30 转运第二批核酸样本

10:30 转运第三批核酸样本


从开始参加抗疫服务以来,向彪已经驾驶私家车在这条路上行驶了上千公里。核酸样本转运工作并非一帆风顺,9月2日由于系统的原因,原本四个小时就能完成的核酸采样整整进行了八个小时,晚上11点,向彪还在转运核酸的道路上飞奔。他说:“这关系到全体村民的安全,大家那么辛苦做的核酸,不能因为最后检测的样本送得不及时而影响整个金星村。”截至目前,金星村核酸检测样本全都准时送达。


样本转运,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却和采样、检测、流调同样重要,关乎着城市防疫能否顺利推进。这些朴素平凡的志愿者,依托点点滴滴支撑起了这座城市。防疫志愿服务,使向彪真切认识到,防疫远不止我们日常看到的检测、扫码、维护秩序那么简单,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大量志愿者做着那些简单、重复却重要的工作。因此,向彪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尽己所能,成为“白色”逆行者的信念。


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向彪同志,9月9日向时代社党总支递交了入党申请书。9月11日,已连续无新增的简阳压力稍减,而连轴转了十几天的向彪,又报名成为了成都传媒集团支援队成员,义无反顾地加入到紧急支援锦江区的志愿者队伍中,再次续航自己的志愿“里程”。


- End -

来源:成都时代出版社

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

Chengdu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