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传媒集团 >新闻动态

【城市中轴线系列报道】绿意 以轴成网 浸染全城

发布时间:2015-05-11


      如果为“城市中轴线”定义一种色彩,那么一定是绿色。

      在这条成都人记忆深处的廊道交汇的,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繁荣的经济产业,更有浓郁的生态气息,贯通城市的精气神。

      行车从北到南, 林荫生态大道的气质尽显,银杏、雪松两侧挺立,绿化带中乔灌木配以各色鲜花,大气通透绿意盎然;全长80公里,穿过锦江、沙河,串起锦城湖、兴隆湖,这座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更加灵动而富有生机。在这里,自然山水、景观农业、人工绿地让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态有机融合,赋予了成都不一样的魅力。


城市绿廊

为全城注入绿色活力

      以天府广场为中心,沿着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向南北两端延伸,宽阔笔直的双向8车道经过精心装点,“摇身一变”成为一条城市绿廊,一条主宰城市主色调的生态脊梁。它诉说着,成都从来不吝啬将这座城市涂抹上绿色。

      行车从北到南,中轴线的“绿意” 为初夏的成都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人民南路两旁雪松、银杏笔直挺立,配以大片的苍翠草坪和锦簇花团,呈现出精致清爽的园林景观。来到天府大道,眼前的景 致更为绿色生态,视觉更加大气通透。人行道上的香樟流畅列队,三条堆坡造景的绿化带,配以乔灌木。非洲菊、矮牵牛、一品红……各色鲜花争相斗艳,在现代化 国际化的大都市中带来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生态之轴,为成都注入了绿色的活力。以此为轴, 绿意成网成片、浸染成都全城。由城市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延伸, 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蜀都大道、滨江路……都穿着绿色新衣,银杏摇曳、芙蓉簇拥的景象随处可见,生态自然和成都人越来越贴近。


沿湖依水

传承宜人成都水韵悠长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城市中轴线串联起成都的命脉。

      蜿蜒流淌而过穿越中轴线的锦江,树影婆娑,绿水依依。沿线的亲水平台、休闲活动区、景观节点,每天都演绎着“人水和谐”的场景。 环绕包围中心城区的沙河,与中轴线相交而过。潺潺流水边,是小孩嬉戏打闹的笑声,是老人悠闲行走的脚步声,是成都人幸福的声音。

      发达的河网、密布的湿地,润泽着整个成都市域,养育了成都一方人,而中轴线成为见证。

      随着成都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湖泊湿地犹如珍珠镶嵌在城市中轴线上,改善成都水土气候,优化成都生态环境,提升成都城市品质。 天府大道南延线东侧,依托鹿溪河和新生水厂再生水作为水源,水面面积4500余亩的兴隆湖正在加紧蓄水,集泄洪、高滩湿地、景观、生态、环湖市政等为一体 的综合性水生态治理项目将极大提升成都的生态质量;白鹭湾生态湿地有200余种植物,海棠、芙蓉等乔木10万余株,绿化率65%,陆地绿化率达到90%以 上,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生物多样性博物馆”;锦城湖湖面水体面积约1000亩,以水体景观为主,融生态保护、文化景观、休憩游乐、应急避难等多重功能于一 体……

      城市中轴线,由北向南,串联着成都的水源命脉,将成都的灵动水韵一脉传承。


生物多样

珍稀动植物汇聚一堂

      城市中轴线,如一条纵贯城市南北的生态轴,串联起多处生态景观。

      位于环城生态区中的中央公园是城市中轴线上的一个重要景观节点,已经开始招标,今年将实现开放。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以草坪、林木为主,包括花卉、水面。建好后,其规模不小于曼哈顿公园。

      在城市中轴线上,还有一些坐标,不仅体现着成都的美好景观,更展示这座城市良好的生态本底所聚集的诸多生物。

      位于成都北郊斧头山山侧浅丘上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世界闻名,竹木苍翠鸟语花香,这里聚集着上百只大熊猫,以及小熊猫、黑颈鹤、白鹤等珍稀动物。在同样 位于中轴线上的成都植物园内,保存着2000余种植物,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银杉、珙桐等就有100多种。这条城市中轴线,全面呈现成都的生态自 然,展现着这座城市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正加快步伐,走出生态之路。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

      位于成都 北郊斧头山山侧的浅丘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不仅建有科研大楼、开放研究实验室、兽医院、兽舍和熊猫活动场、大熊猫博物馆、大熊猫医院、大熊猫厨房 等,还以天鹅湖为标志,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形成竹木苍翠、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绿化覆盖率达96%。集自然山野风光和优美人工景观为一 体,形成适宜大熊猫及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

      不断扩大的大熊猫种群,以及在这里健康成长生活的小熊猫、黑颈鹤、白鹤等珍稀动物,使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为展现成都生态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成都植物园

      成都植物园位于成都北郊,城市中轴线偏东。园内现保存植物200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植物银杉、珙桐等100多种。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 展,成都植物园已建成为集科研科普、旅游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内建有多个植物专类园,向市民集中展示成都丰富的生态本底。建园以来共完成科研 项目50余项,其中对芙蓉和荚蒾属植物的研究达到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


白鹭湾

      白鹭湾湿地位于城市中轴线东,东郊绕城 高速外侧,是环城生态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科普、旅游、展示、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3000多亩的湿地,由既有的白鹭湾生态公园和 1500亩左右新建区域组成。项目于2012年12月动工,历时5个月,于2013年5月底竣工,是成都市率先建成的都市生态湿地。

      湿地内主要有菖蒲、鸢尾、美人蕉、蒲公英等植物品种200余种,海棠、芙蓉等乔木10万余株,绿化率65%,陆地绿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动物有鹭科、雁 鸭科等湿地水鸟。 由水竹等众多植物和水生物构成的生态净化系统,不仅让这里的水质提升到二类标准,空气质量也明显优于其他区域。


锦城湖

      锦城湖位于城市中轴线西侧,由4个湖区构成,总用地面积约2400亩,其中湖面水体面积约1000亩。湖区以大面积的水体景观为主,融生态保护、文化景观、 休憩游乐、应急避难等多重功能于一体,打造成都市内独具特色的核心开敞、水岸草坡、市民共享的自然生态乐园,使其成为成都“翡翠项链”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值得一提的是,锦城湖4个湖区特色各不相同。1号湖区即锦城公园,已于2011年初建成开放。2号湖区在设计上借鉴了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设计理念,以自然 式的树林、大面积的草地与开阔的湖面环境相融合。 3、4号湖湖面狭长,设计了丰富的石景、岛屿、小桥、栈道,形成了小桥流水式的中式园林,分别以春华秋实中的“春华”和“秋实”作为主题。


兴隆湖

      位于兴隆镇、正兴镇境内,兴隆湖坐落在天府大道中轴线东侧。湖区水面面积4500亩,总投资92亿元。兴隆湖生态水环境治理项目是一项集泄洪、高滩湿地、景观、生态、环湖市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水生态治理项目。

      兴隆湖有源头活水,目前每天的入湖水量约20万立方米,蓄水量已达到设计蓄水量的四分之三。兴隆湖对净化空气、改善地区生态环境、调整局地小气候起到非常重 要的作用,同时提升城市品质、美化城市景观、优化生态本底。湖区还建设了7米宽的滨湖景观步道和25米宽的环湖市政道路,更加方便市民前往不同区域游憩休 闲。


城市中轴线·故事

生态轴带给成都人健康生活

      晚上8点,朱枫又换好运动服和跑鞋,在锦城湖边上热好身,开始了新一天的夜跑。初夏的夜晚,温度刚刚好,正是适合跑步的好时候。在锦城湖边,还能看到许多和他一样跑步健身的人,享受着这份生态绿意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的“福利”。

      “虽 然住在锦城湖附近,原先居然没发现这里是夜跑的好地方。这里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就很完善,而且植被覆盖率高,湖水环绕,空气清新,来这儿跑步简直太合适 了。”朱枫是业余夜跑组织“跑步公园”的一员。他说,除了城南的锦城湖公园,“跑步公园”在城里许多地方都有夜跑的固定公园,很多也在城市中轴线上。像白 鹭湾生态湿地等,早就已经被夜跑爱好者发现,成为新的“夜跑圣地”。

      如今,“夜跑”已经成为成都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而城市中轴 线上的一系列生态坐标,为成都的夜跑爱好者们提供了许多好去处,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朱枫说,城市中轴线上的生态建设不断推进,除了湿地公园,还有很多 小游园、河畔绿地,都是夜跑的好地方。像滨江路,从来就是夜跑佳地。“而且这条中轴线也是一条交通便利的主干道,即使不住在这些地方,开车找个生态佳地去 跑步现在也很方便。”

      现在成都的生态建设越来越好,这必然为成都人带来更加健康生态、品质优良的生活。而让朱枫更充满期待的是,有更多 生态坐标将在成都、尤其是城市中轴线上落地。像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兴隆湖,还有位于环城生态区中的中央公园,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建设。未来,等待成都人 的,将是更多休闲健身的选择,和更加“巴适”的生活。

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

Chengdu Media Group